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聚焦“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谋发展,广州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

时间:2025-01-17 来源:南方+ 字体:

  1月16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广州代表团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放团组活动。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孙志洋等就记者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

  孙志洋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广州要继续发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作用,深刻领悟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考量,发挥好广州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尤其是要聚焦“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主赛道”

  去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赋予广州“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引起广泛关注。

  所谓“6+4”,是指国家赋予广州的6个城市性质(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4项核心功能(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

  “聚焦‘6+4’,接下来怎么干?具体而言,首先要做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孙志洋介绍,广州拥有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行业,特别是服务行业中,有57%是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在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方面形成了相对的比较优势。

  2024年,广州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主赛道”,形成“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即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一个总体要求”,把握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与绿色化“两化转型”这“两个主攻方向”,打造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8个现代服务业行业。

  “这些构成了广州后续发展的重点。”孙志洋答记者问时说。

  产业发展离不开投资的加持。省人大代表、广州产投集团董事长罗俊茯说,作为全国首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广州唯一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广州产投集团立足自身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广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总要求,结合运作管理广州产投创投两大母基金,高效推动“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以投促创”,探索出产业投资招引新模式。近两年来,为大湾区引入重点产业项目超40个,累计投资百余个基金及项目,投资额超4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千亿元。

  产业要做强,少不了源头创新供给。广州大院大所和高校集聚,有国家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等系列国家战略创新平台。

  孙志洋表示,广州接下来要利用好目前已形成的基础优势,围绕一体推进全面创新,重点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解决好人才流动问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更好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打造“一城两都三中心”六张城市旅游名片

  2024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引入社会力量开发文创,截至2024年底共销售文创产品110万件,销售总额达到4344万元;2024年,陈家祠观众人数达256.9万人,较2023年增加41.6%。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省人大代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说。

  今年省两会上,提振消费、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成为热议话题之一。坐拥“千年商都”金字招牌,新的一年,广州要如何做?

  在做强国际商贸中心方面,孙志洋表示,接下来广州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主线,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此外,将努力打造“一城两都三中心”六张城市旅游名片。

  广州地处国家“南大门”,拥有世界级的航空、航运、陆路和信息枢纽,白云机场今年三期工程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机场,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五、第六位。

  “我们要用好广州这些联络优势,坚持把‘经营城市’理念贯穿始终。”孙志洋表示,广州要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持续巩固增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魅力,谋深建好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推动城市的品质、品位、品牌相互赋能、融合出彩,用好全国综合性门户功能,讲好广州故事、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让广州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