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DeepSeek之问 听代表深度求索

时间:2025-02-23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今年广州两会,DeepSeek、AI大模型等关键词被人大代表们频频提及。尤其是当下,广州、深圳、北京等多地政务系统宣布接入DeepSeek,融合海量政务数据要素,丰富政务服务场景应用,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广州该如何结合本地的产业、政策及人才优势,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本报记者首先让DeepSeek结合市两会提供一份采访名单——很快,它便自动生成了一份有人工智能工作经验的市人大代表名单。顺着名单,记者采访了相关代表,请他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颠覆未来,AI已来。积极拥抱这一革命性技术,已成为当下的必然选择。

  积极拥抱

  工作和生活增添好帮手

  DeepSeek的开源策略,让AI技术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成为全球开发者的“共享资源”。在这次两会中,不少广州市人大代表也纷纷透露,自己正在积极拥抱DeepSeek。

  不再迷信复杂大量的硬件运算

  面对“DeepSeek”这一横空出世的产品,广州市人大代表、钛动科技创始人兼CEO李述昊笑称,“我们已经在用了!”

李述昊

  钛动科技属于较早的、全球第一批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做产业布局的公司,早在2022年,钛动科技就已通过扩散式模型布局人工智能。自2023年大语言模型走入千行百业时,钛动科技就已成为“头啖汤”的品尝者。

  李述昊说,DeepSeek的出现让产业发生了变化:“我们不用再迷信‘大力出奇迹’,也不再迷信复杂、大量的硬件运算,在接触DeepSeek后,我们发现它对算力以及很多应用场景的兼容性都有提高。”

  一定程度上提供情感陪伴

  “接触到DeepSeek后,我一下就拥抱它了,现在也一直在用。”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近几年一直在从事数字经济领域的工作,利用大数据给工作赋能,尤其是DeepSeek文本生成功能,能在文本搜集、撰写、修正等方面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微信截图_20250215130630.png

李志坚

  李志坚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具备语音、文本等多种交互形态,可实现复杂对话,包括情绪调节模块、人际沟通模块等认知行为治疗元素。“我给父母的手机也安装了DeepSeek,现在它们已经成为了老人家很好的倾诉‘伙伴’。”他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人工智能大模型或成老年人的“生活搭子”,“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人情感陪伴的需求,同时还能为老人们提供专业医疗养老指导。”

  将瞄准AI+教育、医疗赛道

  在“AI+教育”领域,华南理工大学展现出“国家队”水平。2月21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徐向民向广州日报记者表示,华南理工大学大模型团队是国内最早开源主动健康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单位(Bianque扁鹊大模型、Soulchat灵心大模型)。目前其开源的数据与模型下载量已超5万次,以期在“AI+医疗”赛道上,通过持续开源助力全民普惠心理服务的实现,此外,借助DeepSeekR1版的新数据与新模型也在部署中。

徐向民

  2月22日,记者从“华南理工大学”官方微信获悉,为进一步培养师生AI思维和使用AI的能力,新学期即将开始之际,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满血版”DeepSeek-R1(671B)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为培养师生使用AI的能力,华工一直在开展AI能力中心建设。目前,学校联合超星等公司对校园AI能力中心同步接入了DeepSeek。这次部署最大的亮点在于,满血版DeepSeek-R1支持复杂逻辑推理与长文本深度交互,同时也支持私有知识库融合,可以为教学科研提供定制化能力,“所有师生问答数据仅为本地存储,可以确保数据隐私零泄露”。

  此外,华工还依托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算力共享平台,通过“广东省教科网”和“广东省5G教育专网”等向省内其他院校提供DeepSeek后端共享服务,从而“快速接入校本知识库,如学术资源、课程体系等。这不需要算力”。

  关注焦点

  代表畅想“AI+”行业破圈

  DeepSeek作为一种大模型,其背后折射了“AI+”的更多可能性,有人说“AI一天,人间一年”,在今年的广州两会上,代表们除热议DeepSeek应用之外,更多亦在畅想人工智能在政务、医疗、产业等各个领域的未来发展路径。

  推动“AI+政务”创新

  “AI+政务”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试验场,在DeepSeek的爆火后,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接住技术红利,陆续在政务等多个领域率先全面接入。市人大代表、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学锋认为,将DeepSeek等AI技术应用于政务领域,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李学锋

  从“工具辅助”到“决策赋能”的升级,是行政效率的一大提升。他认为,这能减轻政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科学性。此外,能推动跨部门协作模式的革新,推动政务创新。

  用大模型赋能“AI+医疗”

  据记者了解,华南理工大学大模型团队是国内最早开源主动健康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单位(Bianque扁鹊大模型、Soulchat灵心大模型)。目前其开源的数据与模型下载量已超5万次,以期在“AI+医疗”赛道上,通过持续开源助力全民普惠心理服务的实现。

  在这场AI浪潮中,华南理工大学为何主动瞄准健康垂直领域?对此,徐向民表示,目前医疗资源聚集大中城市,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大模型思维链可赋能基层医疗、助力“百千万工程”。

  “未来如何通过智能硬件AI化,即智能硬件搭载端侧大模型,将健康保障延伸到生活空间,真正实现‘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这是DeepSeek带动下大模型落地可期待的场景。”

  融合发展

  打出城市“AI应用”名片

  “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AI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已成为城市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其最终落点也将着眼于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目前,广州正加速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丰富拓展人工智能服务新场景,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市人大代表眼中,这场AI赛道的“加速跑”,既离不开人才优势“加持”,也离不开应用场景的示范。广州要力争上游,打造成为大模型“应用之都”,抢得发展先机。

  需创造更好的科创氛围

  大模型应用离不开场景加持,更离不开人才配备。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牛犊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枫在采访中表示,“AI大模型之争,不仅是技术之争,也是生态与场景之争,更是人才之争。”在采访中,代表们最为关注的也同样是人才问题。

林枫

  对此,林枫建议,一方面要注重高等教育对于产业的推进作用,支持高校(如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定向培养AI工程化人才。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开源生态,推动国产大模型框架的本地化应用;另一方面,广州需创造更好的科创氛围和营商环境,进一步为创业者提供更多“一站式服务”。

  林枫表示:“为什么许多人才都会向硅谷跑?正是因为在那里,大家除了可以聊出好的想法,同时也有许多优秀的创投机构在此运营、投资,因此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创业投资链。广州可以引入更多优秀的创投机构,把科创氛围做出来,才能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李述昊则透露,近期他也前往了硅谷寻觅人才。在他看来,引进人才最好的方法是把城市标签打出来。“15年前,我从深圳来到广州,正是因为广州当时的城市名片侧重于移动互联网;未来广州也可以把‘AI应用’的名片打出去,这也会成为吸引人才的方法。”

  建议深化AIGC技术应用

  DeepSeek一出,如今国内AI大模型的格局已定。相比其他城市,广州最大的特质在于应用场景优势。

新华社发

  对此,林枫建议,在打造行业大模型方面,广州需结合本地产业优势,优先发展汽车大模型(广汽、小鹏等)、医疗大模型(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群)、商贸大模型(广交会、跨境电商),推动“大模型+机器人”“大模型+生物医药”等跨界融合,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李述昊则结合自身提出,未来人工智能不仅会在教育、医疗、养老方面温暖每个家庭,也将在出海营销、企业数字化等一系列应用场景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因此,他建议深化AIGC技术应用,大力扶持广州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应用,依托产业优势开辟广泛的应用场景,推动广州企业通过前沿技术实现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升级,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深度思考

  “AI+行业”需跨越技术应用鸿沟

  不可忽视的是,AI仍需跨越技术与社会应用间的鸿沟。以“AI+政务”为例,李学锋尤其强调其中存在的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人机协作不完善和社会接受度等问题。

  “以DeepSeek为例,其在接入政务领域后,还有一段路要走。”李学锋建议,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制度与标准。建立统一数据共享制度,制定数据标准规范,由专门的监督小组,健全监督与评估机制,搭建技术平台,打造统一数据平台,应用AI集成技术,实现不同部门业务系统的快速对接。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对于一些需要专业团队运营的数据,可采取授权运营的方式。

近日,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正式部署接入DeepSeek。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方圆

  他还建议,做好制度顶层设计,构建立法保障、标准规范、激励机制的“三位一体”规则体系;在技术攻坚方面,打造安全可信基座;组织变革,培养数字时代治理能力;推进渐进式落地策略,小步快跑,人机协同过渡,效果量化评估;加强人员培训和交流,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沟通和经验分享,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而在“AI+医疗”领域,徐向民则表示,尽管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大模型团队已基于DeepSeek的范式与基座开展新一轮的垂域大模型思维链能力迭代,但也依然存在一些挑战。“尤其是心理AI咨询大模型Soulchat,存在用户需求不明确与思维链多轮连续递进挑战,难以直接通过蒸馏DeepSeekR1的思维链,获得心理多轮对话的垂域长思维链推理模型。如何构建垂域专用的高效思维链,是接下来要实现落地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