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周冲:实现降低疏浚费用和深坑生态修复“双赢”

时间:2025-03-13 来源:中国交通报 字体:

  春和景明之际,鸟瞰粤港澳大地,珠江似游龙盘桓入海,湾区间万楫穿梭……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映照出世界级枢纽港一派繁忙景象。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港集团黄埔港务分公司安全环保部副经理兼公司团委副书记周冲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枢纽港可持续建设发展问题,建议在伶仃洋中滩采砂遗留深坑区域划定临时海洋倾倒区,以实现降低港口航道建设项目疏浚费用和深坑生态修复的“双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周冲 中国交通报.jpg

  据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条件便利,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进一步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增加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增强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

  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广东省不断加快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此背景下,港口维护疏浚泥土量较大,而现有倾倒区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国家公布的全国可继续使用倾倒区和暂停使用倾倒区名录,珠江口仅有近岸倾倒区——大万山南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以及珠江口外的2个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冲坦言,“上述海洋倾倒区年可接纳疏浚泥土容量有限,且距离珠江口内的广州港、深圳港西部港区、东莞港等港口航道建设项目运距较远,导致目前大湾区港口建设项目疏浚泥土处理难、处理费用高企,严重制约大湾区港口航道工程建设和日常维护疏浚,也严重影响大湾区港口群的可持续建设发展。”

  周冲建议,有关部门统筹研究珠江口内港口群港口航道建设发展面临的疏浚泥土海洋倾倒问题,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港口建设发展等因素,调整珠江口重要河口生态系统限制类保护区等规划。在伶仃洋中滩采砂遗留深坑区域划定临时海洋倾倒区,利用上述港口航道建设所产生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疏浚泥土适当回填大规模采砂活动遗留产生的深坑,在相当长时期内能为大湾区港口航道疏浚泥土提供处理空间,同时也能为伶仃洋中滩深坑生态修复提供充分的回填物料。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