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2024年6月,市人大代表李学锋在进社区接待群众时了解到,黄埔区联和街道华沙社区2.95亩留用地长期未兑现,居民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无果,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通过进一步调研,李学锋代表了解到,这一问题源于2005年天河科技园扩建征地,当时协议明确返还10%留用地,但因后续行政区划调整(华沙社区划归黄埔区,征地主体仍属天河区),形成“跨区飞地”困局。尽管2008至2024年间两区多次协调,但因权责不清、规划差异等问题始终未果。
李学锋代表决心推动解决这一沉寂近20年的难题,他先后4次深入社区调研,组织6场座谈会。针对2024年7月工作协调会上发现的矛盾——两区规划图纸存在87平方米差异,他创新采用“三维地籍比对系统”,通过分析12版历史规划图还原真相,为协商奠定基础。
基于调研,李学锋代表对解决该留用地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分级解决方案,通过《社情民意专报》直报市人大常委会。经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多轮协调,2024年10月22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确认解决方案。同年10月30日,黄埔区下发文件核定留用地指标1966.7平方米,问题终获解决。
从6月走访到10月落地,历时120天,这场民生攻坚不仅化解了历史积怨,更重塑了基层信任,生动体现了人大代表桥梁作用,以及技术赋能、跨部门协作对破解治理难题的意义。李学锋代表总结道:“民心需要以制度效能兑现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