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人大代表合力破解内涝顽疾,居民出行告别“水浸街”

时间:2025-05-13 来源:荔湾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字体:

  5月3日16时09分起,荔湾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生效,一场瓢泼大雨随即而至。

  暴雨过后,居民杨姐意外地发现门口居然没有出现以往的“水浸街”现象。“以前一到落雨时候都要掖起裤脚趟水出街,提心吊胆的。现在解决了水浸问题,我们街坊出行安全感拉满,必须为这项惠民工程点赞!”杨姐欢喜地说道。

  每年的台风雨季,一场短时暴雨就能让荔湾区东沙街道南漖村文明大街和幼儿园一带变成“一片汪洋”。“雨大时水深能到膝盖,孩子上学得家长背着走,老人家根本不敢出门。”回想起去年的情景,居民杨姐仍然印象深刻。

图1.png

改造前南漖文明大街雨后水浸现象

  聚焦水浸顽疾,代表建言“解民忧”

  据悉,这一带地势低洼且排水设施老旧,管网过水能力不足,每逢强降雨便严重内涝。其中聚龙街十二巷积水可达30厘米,导致附近近千户居民和200名幼儿园师生出行受阻,水浸问题成为社区治理“顽疾”。

  荔湾区人大代表陈瑞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切实解决村民出行困扰,多次前往实地调研,提出了多方联动、创新机制破解水浸难题的建议。

  联动攻坚整治,积水难题“见实效”

  收到人大代表的建议后,东沙街道迅速响应,联合区住建局、区水务局、联社和社区居委会等多个部门,通过召开协调会议、实地勘查、专家论证等方式,研究出“标本兼治”的科学治理方案。一方面,在雨季到来前配齐抽排设备,第一时间处理积水;另一方面,将水浸点治理纳入荔湾南片区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工程内实施,通过抬高路面标高、开挖排水沟、增设500毫米管径排水管等子工程,彻底解决水浸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陈瑞贞持续关注工程进展,多次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及时推进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改造工程真正惠及于民。

图2.jpg图3.jpg

区人大代表陈瑞贞在项目施工现场监督检查

  铺就惠民新路,出行安全“暖民心”

  改造工程于2025年3月9日正式开工,仅用时19天即完成开挖、埋管、回填、铺设沥青等多道工序,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崭新的道路平坦宽阔,不仅提升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也改善了周边的环境面貌,实现功能、面貌双提升。

图5.png

改造后南漖文明大街告别“水浸街”现状

  此次南漖文明大街改造工程是人大代表积极履职、践行“为民办实事”初心的生动注脚,充分展现代表在以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为发力点,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人大东沙街道工委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关注社区发展,聚焦群众需求,为居民打造更加安全、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