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支持广州仲裁委打造南沙国际仲裁先行地和广州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1-10 领衔代表: 成曦 来源: 选联委 类型: 内容分类: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关于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把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务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发挥商事仲裁作为国际法律合作和规则衔接“最大公约数”的独特优势,推动广州仲裁更好融入国际商事仲裁市场,争夺国际规则“话语权”,提升涉外法治服务保障水平,建议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支持广州仲裁委打造南沙国际仲裁先行地和广州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市长郭永航在1月25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大力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工作时,专门提出“在形成国际化融资,贸易结算,商事仲裁机构上先行探路”,恰好回应了这一建议。                     

一、广州仲裁委的工作实践                    

2021年广州市GDP取得8.1%的增长,同时五年平均增长6.1%,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际营商环境评价所有18项指标连续两年获评标杆。仲裁是化解经贸纠纷、保障经贸顺利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近两年来,广州仲裁委发展态势良好,仲裁办案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互联网发展契机,坚持标准先行,创新突破,已逐渐从仲裁领域的追随者成为引领者,从标准参与者成为规则制定者。                  

一是首创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2020年,在广州发布全球首个《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即“广州标准”)。同年,成为司法部唯一推荐参与组建首个亚太经合组织(APEC)跨境商事争议ODR解决平台的国内仲裁机构,2021年初正式上线全球首个APEC-ODR平台,入选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中央党校出版社等联合发布的“我为群众办实事——2021民生示范工程”推荐案例。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作为中国内地仲裁机构唯一发言代表在APEC-ODR研讨会上介绍中国经验。                    

二是首倡“四个共享”仲裁跨区域协作机制。2021年6月起,广州仲裁委牵头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仲裁机构联合发起远程庭审技术标准、仲裁庭室、仲裁员名册和服务窗口“四个共享”倡议,同步运行内地、香港、澳门三套庭审模式,在此基础上与全国141多个仲裁机构(共270个)及33家境外仲裁机构开展合作。                    

三是广州仲裁委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先行先试创新突破。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秘书处的枢纽作用,开庭审理全球第一个跨国远程仲裁案件,入选广东自贸试验区第四批制度创新案例(仲裁仅此一例)。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仲裁研究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仲裁智库,2021年推动全国首宗自贸区临时仲裁案件落地,增设“台湾地区仲裁模式”、“韩国仲裁模式”等的适用,逐步完善以“3+N”为核心的多元化仲裁“广州模式”。                    

二、影响和制约广州仲裁事业发展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3个90%”凸显在争夺国际商事仲裁话语权方面竞争能力不足。“3个90%现象”,是指“90%以上中国企业签订的涉外商事合同,其争议解决方式都选择了国际商事仲裁。在选择国际商事仲裁的争议解决条款中,90%的条款选择了外国仲裁机构。一旦双方发生争议,90%以上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商事仲裁中败诉”。这主要体现为国际商事规则话语权缺位、商事仲裁竞争力缺位、现有的网络仲裁规则标准缺位等等。“3个90%”现象反映了我国仲裁机构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困境,与我国世界经贸地位不相匹配。我国已逐渐成长为海洋大国、航运大国,广州港尤其是南沙港努力由国际大港向世界强港发展,广州尤其是南沙未来的发展举世瞩目,急需配备具有世界影响力、公信力的争议及解决机构,努力争夺国际商事仲裁领域话语权,提升我涉外法治保障水平。                    

二是广州仲裁发展受到体制机制方面多重制约。仲裁秘书队伍建设面临较大瓶颈,近年来广州仲裁委办案数急剧增长,但作为案件处理中坚力量的仲裁秘书数量依然是130多人,待遇也没有相应的提升。主要原因是仲裁秘书被归为编外人员管理,受编外人员数量、支出只减不增所限,仲裁秘书人数、待遇无法提升,发展需求和体制机制的矛盾极为突出,无法吸引国际化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严重制约了广仲进一步拓展业务的能力,甚至可能存在人才流失、队伍涣散、案件流失等风险。                    

三是存在仲裁领域研究能力缺乏、国际商事仲裁影响力薄弱等问题。仲裁是国际民商事纠纷化解的主要方式,相比民商事诉讼,仲裁更具有开放性和国际性,涉外因素更强。因此,仲裁机构更需要内设专门的研究部门,对世界不同法域的仲裁法学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践需求引导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程度,增强国际公信力。我国商事仲裁机构在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竞争中仍处于劣势,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较弱,国内仲裁机构在国际上品牌影响力不强。                    

三、建设思路及实施建议                    

如何更好促进广州仲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仲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建议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对广州仲裁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一是妥善解决上述仲裁秘书管理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广州仲裁国际化、专业化发展。根据2018年12月31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第(八)条规定:“推进仲裁秘书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赋予仲裁委员会用人自主权,具备条件的可以按照市场化模式和岗位需要选聘、管理仲裁秘书。”2020年1月23日省委深改委印发的《广东省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实施意见》第(十)条规定:“推进仲裁秘书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仲裁委员会可以按照市场化模式和岗位需要选聘、管理仲裁秘书。”(详见附件1),建议我市进一步落实上述文件意见精神,支持广州仲裁委自主按照市场化模式和岗位需要选聘、管理仲裁秘书,建立健全仲裁秘书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制定有国际竞争力的仲裁秘书薪酬待遇制度机制,探索创新仲裁秘书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支持广州仲裁委建立健全适应国际商事仲裁发展需要的仲裁员报酬制度,增强人才吸引力。支持广州仲裁委成立仲裁员职业道德委员会,探索创新仲裁员管理、评价、监督机制,完善和推广“推荐+智选”仲裁员指定机制。支持仲裁员、仲裁机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商事仲裁机构、法律组织,培养和选送一批行业领军人才担任负责人,全力推动广州打造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                    

目前,国内主要仲裁机构均已实行市场化聘用管理仲裁秘书。北京、深圳等国内主要仲裁机构都早已自主聘用仲裁秘书、实行市场化薪酬,业内对其仲裁秘书队伍评价均较高。据了解,北京仲裁委员会聘用仲裁秘书约60人,人均年办案约95宗,年薪约30万至100万元;深圳国际仲裁院聘用仲裁秘书约90人,人均年办案约85宗,年薪约30万元至90万元。2021年广州仲裁委仲裁秘书人均办案达180宗,人均年薪约20多万元。                    

二是充分发挥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在互联网仲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结合南沙的制度创新优势和区位优势,根据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颁布的《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粤大湾区〔2021〕1号)中第四点“构建灵活高效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等规定,建议我市支持广州仲裁委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先行先试,创设南沙国际仲裁先行地。支持南沙国际仲裁中心联合港澳知名仲裁机构,优势互补,在南沙联合组建在岗位设置、职称评聘、薪酬分配等不受编制、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限制,具有用人管理自主权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仲裁机构,尝试将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国际民商事仲裁案件引入南沙。同时商请省、市层面对仲裁中心的设立、选址和资金予以支持,推动南沙营造国际化法治营商环境。                    

三是为有效解决仲裁领域研究能力缺乏、仲裁影响力薄弱等问题,扎实做好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务工作,建议我市支持广州仲裁委参照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增设专门的研究室,推动市编办在岗位设置、人事编制上大力配合,组织开展仲裁法学理论探索和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广州仲裁委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国际仲裁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仲裁研究院,搭建集国际仲裁人才的培养、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合作交流、仲裁宣传等于一身的国际性、开放性的交流平台。支持广州仲裁委通过模范庭审的公开展示及评选,向全球推广多元化仲裁“广州模式”。支持广州仲裁委在条件成熟时联合国际权威评估机构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仲裁公信力评级,构建公信力TOP排行榜,引领打造仲裁行业标准,争夺仲裁规则国际话语权。                    

                     

附件:                    

1.有关上级政策文件规定摘录                    

                      


                   

附件1                    

有关上级政策文件规定摘录                    

一、201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第(八)条:                    

推进仲裁秘书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赋予仲裁委员会用人自主权,具备条件的可以按照市场化模式和岗位需要选聘、管理仲裁秘书。研究制定完善仲裁秘书岗位聘用、职级晋升方面的有关政策,建立符合仲裁行业特点的秘书队伍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和以品德、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完善仲裁工作人员薪酬评估、调整机制,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奖励激励机制。加强仲裁秘书的业务能力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提高仲裁秘书服务仲裁庭和当事人的能力,建立操守规范、业务精湛的仲裁秘书队伍。                    

二、1995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第二条第(五)项第二段:                    

仲裁委员会设立初期,办事机构不宜配备过多的工作人员。以后随着仲裁工作量的增加,人员可以适当增加。

  第三条第(一)项:仲裁委员会不设专职仲裁员。  

三、2020年1月23日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实施意见》第(十)条:                    

推进仲裁秘书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仲裁委员会可以按照市场化模式和岗位需要选聘、管理仲裁秘书。制定完善仲裁秘书岗位聘用、职级晋升相关政策,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秘书队伍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和以品德、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完善仲裁工作人员薪酬评估、调整机制。加强仲裁秘书的培训和教育,建立操守规范、业务精湛的仲裁秘书队伍。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