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李学锋
一、建议来由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广州的年味似乎逐渐变淡,广府文化在年轻一代及外来广州人的心里,逐渐变得模糊,很多老百姓感叹,如今过年已经没有味道了。春节年味变淡、广府文化传统习俗逐渐流失、老广州街访有失落感,固然与经济结构转变、社会文化多元化外来文化冲击、及个人生活方式改变等多方面变化密切相关,也算是一种当前在全国各地存在的普遍原因,然而,也与地方政府在转型期如何顺应时代结构变化、制定相适应的政策举措推动传统文化的引导相关。
春节年味变淡和传统习俗流失存在的弊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传承的断层
影响中华文化传承: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年味变淡和传统习俗流失可能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进而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影响广府文化认同: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影响最大。广府文化如不加以在群众中弘扬,文化识别将在年轻一代变得模糊,不利于传承。
增加了西方文化入侵的可能:传统习俗往往蕴含着历史、民俗、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习俗的流失,意味着失去了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历史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机会,同时也增加了西方文化的入侵的机会,大量老年人、年轻人、儿童沉迷于玩手机、打电游、过洋节,实在令人痛心。
(二)社会凝聚力的减弱
削弱社区联系:春节期间的逛庙会、走亲戚、看粤剧表演等传统活动是促进社区交流和增强邻里关系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的减少可能导致社区凝聚力的减弱。
降低家庭亲密度:家庭是春节庆祝的核心单位,传统习俗如守岁、拜年、团圆饭、逛花市、看焰火表演等等是加强家庭成员间情感联系的重要方式,习俗的流失可能使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降低。
增加心理孤独感:春节本应是团圆、欢乐的节日,传统习俗的流失可能使一些人感到孤独和无助,特别是在异地工作或生活的人们,很难安心留在广州发展。
(三)消费旅游等服务业经济损失
旅游服务收入会降低:广州在春节期间,往往会出现“空城”现象。但同时春节又是中国的旅游旺季之一,文化名片、传统习俗、文化活动对吸引外地游客、稳定本地游客具有重要作用。如不能发展好文化假日经济,会导致旅游吸引力下降影响旅游、餐饮、酒店等相关服务产业的收入。
二、建议依据
(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
(二)《“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对扩大文化供给,让人民享受更好的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地方特色文化有相应论述。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重要因素,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引导力度,发挥基层文联、作协、群艺馆、文化馆(站)的积极作用,扶持引导业余文艺社团、民营剧团、演出队、老年大学及青少年文艺群体、社区和企业文艺骨干等广泛开展创作活动,展示群众文艺创作优秀成果。
(三)广州市也出台相关政策落实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促进消费。《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2020年2月8日颁布):强调对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保护和传承。《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10-19发布):提出要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关于提振消费促进市场繁荣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类促销活动,拉动节日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备案审查典型案例,其中明确指出有关地方性法规关于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与上位法的有关规定不一致,应当予以纠正。《广州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2020/11/4公布)2023年年尾,广州三区最新出台相关通告,烟花爆竹燃放开始由“禁”到“限”,如下:《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南沙区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 (穗南府规〔2023〕3号)《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番禺区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 (番府规〔2023〕7号)《增城区人民政府关于设定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增府规〔2023〕3号)。
三、建议内容
基于以上背景和政策依据,我对弘扬广府传统文化,增加春节年味,同时拉动消费经济,有如下建议:
(一)建议通过修订广州市相关政策,增加部分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及焰火表演,重点规范好燃放区域、烟花焰火类型、时间及安全要求。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以营造节日氛围,广州市也出台了相关燃放烟花爆竹的法规。故在广州,也不能像某些城市一样,对燃放烟花爆竹采取一刀切的政策,而是应该是政府统一规划好燃放区域和时间,增加燃放场次,同时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确保燃放活动的安全有序,人民感受到节日的热闹和幸福,这点,广州外围区域开始行动。希望能上升到市政府层面,对相关规定进行复盘修订,并报请相关部门批准,安排烟花燃放、焰火表演的区域、时间和相关要求,提请相关部门审议后向社会公布。确保在春节除夕、初一及其他时间段老百姓能方便参加。
(二)扩大迎春花市摆放的区域、规模与影响力。建议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花农和花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丰富花卉品种。确保在每个街道设立花市点,方便市民购买。同时,举办花卉展览、花艺大赛等活动,提升花市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三)大力开展广府庙会、广府花灯主题等广府文化活动。在有条件的区域尽可能开展广府庙会、举办大型广府文化主题灯会,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融入现代元素和创新形式。除了传统的吃喝玩乐项目外,还可以增加广府文化非遗展示(如粤剧脸谱、“广彩”、“广雕”)、手工艺体验、民俗表演(醒狮、舞龙、飘色)等等内容。通过璀璨的灯光、丰富的互动体验,利用AI、互联网技术吸引市民和游客参与,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通过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政府邀请给予补贴等方式提高表演单位及个人的积极性,发放消费券、入场券等增加市民参与度。
(四)增加粤剧等文艺表演场次。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赞助等方式增加粤剧等文艺表演的场次和覆盖面。在公园、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搭建临时舞台进行免费演出;在剧场、影院等商业场所推出优惠票价、免费赠票等活动吸引群众观看,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扩大受众范围。
(五)鼓励社区广泛开展春节民俗及传统美食体验活动。通过鼓励各大文化场馆、社区中心等地方开展春节民俗体验活动,如写(送)春联、贴窗花、做灯笼等,让群众感受年味,鼓励餐饮企业走进社区,通过发放消费券、活动券等方式提高参与度,推出具有广府特色的年节美食,传承和弘扬广府文化。
(六)创新春节年味宣传方式。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融合方式进行传播,加强微信、抖音等进行春节文化的宣传推广。通过制作短视频、直播互动、线上挑战赛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吸引年轻人关注和参与春节活动。同时,可以与知名网红、博主合作,扩大宣传效果和影响力。
上述建议希望可以有效地弘扬广府文化,营造浓厚的春节氛围,推动广州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以上举措的实施会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但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包括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促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广州街访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等,是值得投入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广州年味的提升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政策举措、并强有力的创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