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李志坚
一、建议来由
枢纽经济作为推动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利用传统的交通枢纽或者物流枢纽所具有的便捷的交通运输特性,实现对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集聚、扩散、疏导等,具有显著的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化的组织和增值带动特征。随着我国综合交通枢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枢纽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突破口、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抓手、推进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发力点,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近年来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稳步提升,带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作为广州首个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理念打造的特大型枢纽工程,目前已开通运营的白云站是广州铁路枢纽“五主四辅”的主枢纽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TOD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预计远期年发送旅客约3400万人次,比肩世界超级枢纽,拥有超强运载、汇聚和疏散能力,流量优势明显。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依托白云站枢纽全面汇聚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提高枢纽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将交通枢纽优势全面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从而带动北部地区及广州都市圈的发展,是广州需要加快探索实践的方向之一。
二、建议依据
(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包括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共建人文湾区。提出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二)2021年9月,广东省以前所未有的高规格召开了交通强省建设大会,要求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强化交通创新赋能等。同年12月3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与制造商贸业深度融合。推进交通运输向现代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运输链带动产业链发展,打造交通枢纽经济、廊道经济”,广东交通强省建设进入全面加速期。
(三)2023年9月,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综合深化成果座谈会召开,成果提出了广州“建设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总体远景。面向2049,广州将承担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家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六大核心功能。202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内需稳外需,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包括培育“产业型”优质供应链生态,加强商文旅展“流量型”消费融合等。
三、建议内容
抓住白云站枢纽流量优势,加快将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助力广州打造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建设数智化、时尚化、现代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出如下建议:
(一)打造岭南文化新地标,形成流量内核。
广州拥有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岭南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基础雄厚,文化新业态呈蓬勃发展态势。白云站可依托作为交通枢纽和背靠岭南文化的优势条件,促进岭南文化的传承及创新发展,打造成为岭南文化活化新窗口,发挥好文化地标的流量汇聚作用。一是加强岭南文化传播。建设一批岭南文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策划岭南文化展演、岭南非遗文化节、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等大型节、奖、会、赛活动,进一步扩大岭南文化影响力。二是提升文化创意能力。推动文化企业与中大、暨大、华师等高校设立的岭南文化研究机构合作,联合成立一批岭南文化创意工作室,培养应用型文化创意人才,增强文化创意水平,促进岭南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创新文化业态。推动岭南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引入多元化文化新业态,如“文化+制造”“文化+设计”“文化+数字”“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商贸”等,打造多业态文化消费场景。四是强化文化贸易交流。谋划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岭南文化产业展会,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岭南文化特色的文化交易平台。
(二)建设时尚产业集聚平台,构筑经济发展新极点。
依托白云站TOD,结合广州及周边服装、皮具、化妆品、家具等产业优势,打造时尚产业集聚区,推动将广州时尚之都建设为国际消费大走廊,成为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支点。一是促进时尚设计高价值化。打造时尚总部大楼及一批时尚研发中心、创意设计工作室等共享办公空间,搭建线上创客平台和创客设计基地,加强与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等院校和机构合作,联动广州设计之都,推动时尚设计从产品设计向系统设计、服务设计、品牌设计、生态设计等领域拓展,实现向价值链高端跃升。二是提升时尚产业品牌能级。建设一批时尚发布、展示、交流等大型活动会场,举办高规格的国际性时尚品牌沙龙、时尚潮流发布会、时尚秀演、时尚作品展等活动,吸引顶级设计师、国内国际品牌进行“名店”设立、“名师”发布、“名品”首发,提升时尚产业影响力。三是推动时尚产业创新发展。充分挖掘岭南文化元素并融入纺织服饰、美妆日化、珠宝首饰、箱包皮具等时尚产业优势领域,提升时尚产业文化内涵,打造“时尚+文化+创意+跨界+体验”等多元时尚消费场景。
(三)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推动“站-产-城”融合发展。
门户型枢纽城市的未来规划发展方向,更强调服务导向,枢纽与产业、城市发展融合,并增强其连接性。白云站应秉承“站-产-城”融合的理念,结合发展实际赋予更多的配套服务功能,加强产业服务功能平台建设,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发展。一是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引导时尚企业联合专业院校、科研机构组建时尚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基础共性技术、专业领域应用技术研究等服务。二是保障人才供应。通过促进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文化和时尚企业共同研究交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文化和时尚产业人才服务平台及高层次人才资源库等,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加强创业孵化。打造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立一批文化、时尚企业的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公司设立、财税服务、业务对接、融资等创业导师一站式服务。四是强化产业数据支撑。鼓励政府部门、产业联盟、企业等主体共同建立文化和时尚产业数据支撑平台,实现产业数据动态展示、动态信息提示,及产业管理数据搜索、加工、呈现等功能。五是提高配套商业服务水平。结合白云站周边发展现状,配套引入商务酒店、购物中心、零售商业、餐饮娱乐、健身场馆等商业生活服务业态,提高区域生活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