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马粤君
一、基本情况
老年痴呆症(又称认知障碍症,主要类型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大脑认知功能障碍疾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迅速增加,60岁时为4%-8%,65岁为10%,80岁>30%。近年来,全球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患者由65岁向55岁偏移,并快速增长,大约于每3秒新增1例患者。
目前,我市老年痴呆症患病率增长迅速,存在刚需照料床位供应不足、养老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明显短板,老年痴呆症照护服务开展情况并不乐观。
二、存在问题
(一)我市逐步进入中重度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高
截至2024年1月8日,广州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204.58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9.58%,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其中,越秀、海珠和荔湾三区老龄化率接近或超过30%(越秀区老龄化率为29.74%、海珠区老龄化率为29.13%、荔湾区老龄化率为31.39%),即将或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根据新冠疫情前最新的一次筛查结果显示:2018年底对越秀、海珠及荔湾三区60岁以上老人开展认知功能随机抽样筛查,49.6%(240人中有119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二)老年痴呆症引发的经济与社会负担沉重、家庭难以妥善照料
老年痴呆症具“三高三低”,即患病率、致残率和照护成本高;就诊率、诊断率和治疗率低。疾病进程不可逆,药物只是延缓病程,尚无药物可完全治愈。2015年全球痴呆患者社会成本超8千亿美元。目前,我国确诊老年痴呆症患者已从2015年的950万上升至1507万,医疗费每年不少于50亿。预计2030年我国老年痴呆症老人患者将达到2220万,2050年将达到2898万,医疗费用超1万亿,成为经济和社会负担最沉重的老龄常见病。当老年人口达到峰值时,老年痴呆症老人的照护服务需求也将达到顶峰,而受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叠加影响,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庭自身能够提供照护服务的人力资源预计将日益紧缺,对养老机构的专业化照护服务需求将呈持续增长趋势,预计养老机构将承担着绝大多数中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顾任务。
(三)养老机构专业照护水平不高,管理体系不完善
老年痴呆症患者除生活不能自理外,发展到中后期还伴有日夜颠倒、迷路走失、幻觉妄想、焦虑抑郁、冲动行为等精神和行为表现症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尤其是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均不能满足对重度老年痴呆症老人照顾的情况下,养老机构承担着绝大多数中重度老年痴呆症老人的照顾任务。虽然老年痴呆症老人照顾需求大,但是由于照护难度、风险高,市内养老机构少有设置老年痴呆症照护专区。截至2023年9月,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仅有老年痴呆症照护床位808张,床位供需明显不匹配。同时,老年痴呆症照护服务和管理体系不完善,大部分养老机构缺乏照顾老年痴呆症老人的知识和技能,更难以提供相应的医疗、康复、营养以及社工等服务及配备专业人员,导致对痴呆症老人照顾不规范,其生活质量较低。
三、相关建议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建设老年痴呆症照护床位的规划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市养老机构专业照护能力,回应老年痴呆症专业照护服务的社会需求关切。根据《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等规划任务要求,到2025年,我市养老机构建设老年痴呆症照护床位数将达到4000张。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照护床位建设标准
2023年3月,广州市民政局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床位建设的通知》,通知对认知症(老年痴呆症)照护床位建设设施设备要求、服务人员配备要求、服务内容提出了总体要求。根据《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广州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广州市地方标准《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专区建设规范》已立项获批。建议市政府应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民政、卫健、医保等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及时出台老年痴呆症照护床位(专区)建设优惠政策,推动养老机构、社会组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携手共同开展老年痴呆症照护床位建设工作。市民政局应支持和鼓励市老人院带头开展老年痴呆症照护示范性床位(专区)建设,探索编制全国首个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认知症)老人照护的国家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标准编制工作,确保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老年痴呆症照护服务工作发展提供广州样板。
(二)加强老年痴呆症照护人员培训
制定老年痴呆症照护人员培训体系,为照护者开展相关免费培训,有条件的应接受相关职业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加强老年痴呆症专业照护人才保障,将其列入广州市紧缺工种目录。进一步推动老年痴呆症照护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深化医养结合,提升照护质量
发挥医疗机构在老年痴呆症评估、诊疗、照护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作用,通过签约合作、远程医疗等方式,为开展老年痴呆症照护服务的养老机构提供支持。加强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照护专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及精神科的合作,建立转诊绿色通道。
(四)加强对老年痴呆症照护服务的监管和指导
建议由民政、卫健、医保、残联等单位协同,建立老年痴呆症(认知症)照护床位建设指导平台,联合第三方社会组织建立完善对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照护服务的监管和指导机制,定期对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认知症)照护服务提供、人员资质及技能、环境设备等方面开展质量监督,持续提升照护服务水平。
(五)加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关爱
扩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由长期护理保险提供有效的护理保障,减轻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庭的负担。推动成立照护者支持联盟,定期为照护者提供培训,为照护者提供心理支持、喘息服务,通过降低照护倦怠、提升照护效果,助力提升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