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李莉
一、背景情况
目前,中国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老龄化国家,而是逐渐走向深度老龄化的国家,虽然广州整体仍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但老年人口数量仍不可小觑。根据广州市老龄办发布的2022年广州市老年人口基本数据,广州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明显提升,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95.2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86%。加上非户籍老年人口,这一数据预计超过220万人。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在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设施丰富、老年人身体健康保障、乡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得到较大提升。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口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媒体报道,我国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为30.3%,长期以来,老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被忽视。出于各种原因,包括政策、市场、家庭和社交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少受到足够的关注。关注和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的必然选择。
二、相关建议
在目前居家养老为主流的情况下,如何给老年人以精神慰藉与支撑,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感,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2021年出台的《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提出,鼓励老年人发挥优势和特长,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活动,营造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
因此,针对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和特长,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感,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和需求。
在社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和辅导,增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意识。委托专业社会组织搭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给予老年群体及时的心理健康辅导。
(二)社区对适合老年群体的各类项目进行梳理和宣传, 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发挥自身价值。
1.关爱类的服务活动项目。如将“社区颐康中心、星光老年之家、长者饭堂、老年活动室”等养老服务项目以简明的形式列成清单,通过社区居民微信群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告知和宣传,让老人了解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2.发挥余热类的志愿活动项目。鼓励老年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或俱乐部,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70岁的年轻老年人较多,约占老年人口的55%。这部分群体许多是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社区可考虑完善社区老年人个人档案,包括工作技能、特长、职业证书等信息,充分利用他们的专长,组建老年志愿者队伍,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活动。
(三)建立机制鼓励发挥社工、家庭医生、心理咨询师等群体的家庭养老支撑作用,定期为特殊群体居家老人提供心理慰藉、技术指导等,这项工作可以和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等相结合,推进广州互助性养老工作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