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加快推动广州市地方性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制定实施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11-05 领衔代表: 王凤丽 来源: 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类型: 大会建议 内容分类: 社会建设 字体:

王凤丽

  一、案由

  2021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法律的颁布是对“家庭教育”这一宏大又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立法,把家事上升为国事日程,说明目前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而“家庭教育”的无助和无力,需要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和更多有能力、有内涵的社会群体助力来引领、指导和规范,甚至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推动和保障其实施和发展进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是以经济发展为主旋律,而家庭教育的脚步没有跟上,长期的家庭教育的缺乏和家长教育的缺失,让当代父母没有足够的智慧与方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而只有每个家庭好了,每个孩子身心健康了,我们的社会发展才会更加好,国家民族也才会发展进步。

  二、案据

  (一)家庭教育缺失现状。

  近年来,家庭教育已变成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有80%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广州市一家儿童医院,每天都有上百名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不能正常上学,亲子关系的矛盾日益白热化。应试教育缺少家风传承、伦理教育、生命教育,导致孩子的认知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出现了逃课厌学、网略游戏、紧张失眠、考试压力、亲子冲突、辍学失学等严重的成长问题。

  (二)家长不会教、专业知识缺乏

  这种种让人痛心的背后,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不懂得家庭教育,不懂得如何教育引导孩子,不懂得如何做好父母。有些家长也很想学习,但是却苦于没有学习的资源、时间和机会,更不知道在哪里学习,学习什么最有效、最管用。

  1、家庭关系家庭问题集中会在孩子身上体现,不要把问题定在孩子身上还是要解决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上入手。

  2、家庭教育还停留在表面的说教和经验上,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探究。西方的理论如何与中国相结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

  3、性别平等是家庭教育、家庭矛盾和家庭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如果不解决男性和女性平等担负家庭责任、建立家庭男孩和女孩平等养育的平等权利,家庭教育等于没有了基础。所以平等理论是家庭教育的奠基石。

  4、公共政策的落实还没有认真地解读真谛,家庭学校社区政府国家的联动协调能力不足。

  (三)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储备力量不足

  家庭教育的专业力量和社会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而现在社会上的教育机构琳琅满目,良莠不齐,家长们也很难分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老师是合格的且优质的。家庭教育工作者、社会组织,还没有进入专业化的层面,真正的家庭教育师还没有成熟,没有深入到家庭治疗的真正本质上,从哲学、行为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层面还少之又少。

  家庭教育是一个综合的问题,父母亲需要沉下来好好学习,从理论提升,指导实践,才能够有一定的效果。

  三、建议

  (一)建议政府以《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加快制定家庭教育的指导手册和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逐步规范家庭教育行业的执导标准及从业标准,提升师资水平的权威性,集中培训优质家庭教育指导师,参照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党政合力出台家庭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人才评价体系,以50个家庭配备1名助理家庭教育指导师,每200个家庭(即 1000 人)配置1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每500个家庭配备1名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形成基层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和督导体系,壮大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师资力量。

  (二)建议政府将家庭教育纳入大、中学生的课程当中,由党政部门牵头拟定框架草案,以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实施,或者成为高等院校的专业必修科目,建立学习评价标准与考核体系,成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常规学科,普及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步入社会成家立业之前,有较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建议政府推进社会上一些优质的家庭教育理念,政府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以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培养人员和开展服务项目,由党政相关部门联及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人员岗位开发和项目成效评估,通过网络媒介普及给民众,让每个社会公民都能享有学习家庭教育的机会。比如:爱中管教、正面管教等优秀家庭教育理念,全方位爱护孩子、保护孩子、引领孩子,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品行品德、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教育项目的预算,为此项建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与质量保障。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新模式,由教育、妇联、社区等部门牵头第三方专业机构指导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教育服务,围绕家、校、社共同育人,在各大社区设立社区家长学校,从区内公办学校教师、专家学者以及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家庭教育工作者中,优选出家庭教育指导师组成专业团队,规划设计课程服务体系,为全市居民提供更加系统、个性、便捷、高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此外,还可以针对婚姻家庭、亲子沟通等个性化问题,开通服务热线,向家长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一对一进行答疑指导。

  (五)搭建新媒体宣教平台,扩大影响范围,提高教育效果。发挥新媒体平台宣传的高效传播功能,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利用网络资源和空间能够最大程度共享并利益更多家庭。

  (六)认真督促落实“家长学校”,联动社区资源。家长学校是指以婴幼儿、中小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以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业余教育形式。任务是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配合学校教育的实施;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为子女的成长造就一个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一般多由中小学校、妇联、妇幼保健院(所)、家庭教育研究会等部门兼办。但目前,大部分“家长学校”的负责方和兼办部门尚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没有主动去为社区的家庭教育了解实况和筹划,政府应该监督和管理,设立工作小组,将“家长学校”的相关资源联动起来,做好前期调研、专项整治、资源配置、师资整合、辅导方案、运营策略、财务监督、统筹规划等工作。

  (七)大力转化“双减”政策后闲置的社会资源及培训师资。“双减”政策后,导致了大量的教培行业的资源及师资的闲置,行业面临转型、资源面临重新配置、人员面临就

  业转型三大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教育培训机构资源整合和人员再就业正确引导。比如整合教培行业闲置资源与社区资源联动,更好服务于家庭教育,引导教培行业师资转型就业,步入社区“家长学校”服务于家庭教育,服务于学生学习,并取得相应收入,实现资源最优化配合和转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