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推动我市视障群体手机办事“信息无障碍”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5-07-04 领衔代表: 黄筱瀛 来源: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类型: 大会建议 内容分类: 社会建设 字体:

黄筱瀛

  一、事由

  在日常的生活中,视障人士和普通人群一样,经常需要用到手机小程序和各种办事APP,如穗好办、手机银行、12345服务热线、119报警以及网上医疗挂号服务等。但普通人群用起来顺畅的小程序或APP,对于视障人士来说,却可能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没有语音提示的刷脸认证功能:低视力人士无法通过视觉确认刷脸过程中的提示信息(如:配合做出眨眼、张嘴、转头等动作),导致认证失败或超时失效。(详见“穗好办”小程序)

  (二)滑块或图形验证码:验证码以滑块或图片形式呈现,使得视障人士无法完成,且缺乏语音或触觉引导。(详见“个人所得税”和“粤苗”APP)

  (三)图形或按钮缺少文字标签:没有文字描述的图形或按钮致使视障人士无法准确识别其功能及内容。(详见“广州12345”小程序)

  (四)密码输入浮窗读屏无法操作:部分APP的密码输入界面采用浮窗形式呈现,导致读屏软件无法读出。(详见“农业银行”APP)

  (五)焦点不聚焦,或焦点定格于同一地方,无法打开相应界面:APP界面中的焦点控制不精确,使得视障人士无法通过触摸指令打开所需界面。(详见“医院”小程序)

  (六)无法进行电子签名:视障人士写不了字或不会写字,无法进行电子签名。(详见“保险”APP)

  与普通人群比起来,视障人士因为出行不便,通过手机办事小程序和APP的需求更强,推动相关应用程序的信息无障碍可以更好满足我市视障人群的办事需求,改善他们的办事体验。

  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围绕“信息无障碍”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残疾人、老年人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利用财政资金建立的互联网网站、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应当逐步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和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鼓励新闻资讯、社交通讯、生活购物、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学习教育、交通出行等领域的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逐步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和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鼓励和支持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远程实时无障碍信息服务。

  《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要求,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应当依照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将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设纳入本级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

  《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至2025年,广州将进一步巩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地位,成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标杆城市;至2035年,广州城乡无障碍设施系统性设计完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保障机制健全,无障碍信息交流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三、建议

  (一)建议所有APP或小程序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标准化设计和开发。要求所有面向公众的APP和小程序在设计、开发时严格遵守无障碍设计规范,同时,建立无障碍设计标准体系,对不符合标准的APP和小程序进行及时整改。

  (二)建议把无障碍功能列入APP或小程序的后期维护和改造的内容。对于已经上线但不能进行无障碍使用的APP和小程序,应要求其开发者在后续维护或改造过程中,同步优化无障碍功能。

  (三)视障人士在各医院预约挂号平台上操作普遍存在障碍,建议广州12345线上平台集成全市医疗机构预约挂号功能模块,或在12345电话热线中增加人工电话预约挂号服务。

  (四)建议刷脸认证增加语音提示。

  (五)建议滑块或图形验证码增加语音验证码或短信验证码选项。

  (六)建议图形或按钮增加清晰准确的文字标签。

  (七)建议密码输入浮窗改为普通数字键盘。

  (八)建议电子签名增加语音匹配或远程人工审核选项。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