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6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到番禺区120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调研,听取番禺区人大代表、基层单位和社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对新增加的第二十六条关于患者疑似传染病情况下如何全链条做好急救救治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番禺区120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调度指挥大厅,了解120调度指挥系统的各项功能和120呼救电话10秒接听比例、急救车辆运行、急救队伍建设以及工作中的困难等情况。随后,调研组与番禺区人大、番禺区卫生健康局等单位和社区群众的代表进行了座谈,重点围绕条例第二十六条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与会人大代表、基层单位和社区群众对条例专条规定患者疑似传染病情况下全链条急救救治非常赞同,并提出修改完善的具体意见。
调研组认为,本次调研活动是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听取民意,做好《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的重要举措。条例的修订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及时反映民情民意,把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反映到法规中来,通过立法引领社会急救事业的发展和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保障全市两千多万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扎实做好法规的修订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5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委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调研座谈,听取广州地区医疗机构代表对《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对新增加的第二十六条关于患者疑似传染病情况下如何全链条做好急救救治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航浩出席调研座谈会。
会上,各医疗机构代表对《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专条规定患者疑似传染病情况下如何全链条做好急救救治问题表示赞同,并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会议认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针对我市当前社会急救医疗的实际情况,一是通过立法增加刚性要求,促使政府建立机制有效解决当前院前医疗急救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二是学习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加快推动建立适应我市实际需求的社会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和网络,形成广州特色。三是抓住重点环节,寻求新的突破,通过立法引领和推动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事业的发展。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扎实做好法规的修订工作。
5月20日、23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党支部利用两天时间,认真传达学习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再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及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人大及立法工作的重要论述、重点要求,深入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为确保学习与研讨取得实效,支部编印了学习资料,工委3名领导结合自己参加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的感受和学习体会,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及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宣讲。支部全体党员结合立法工作实际和个人岗位职责,广泛开展了研讨交流,既谈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又谈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建议,集体讨论制定了法制工委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学习期间,支部还组织全体党员集体参观了广州铁路博物馆,党员在深入了解新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壮大辉煌历史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制定《广州市博物馆条例》等一系列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对推动文化传承,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法制工委党支部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及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广州人大立法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月12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立法顾问聘任仪式,聘任王坤等24名法律专家、学者担任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为立法顾问颁发聘任书。
聘任仪式上,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客座教授杨建成,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永忠,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三位立法顾问分别作了发言。王衍诗对各位立法顾问热心参与、大力支持广州立法工作表示感谢。
王衍诗指出,聘任立法顾问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需要,是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需要,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需要,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需要。王衍诗强调,各位立法顾问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积极关注立法、建议立法、参与立法,协助市人大常委会把好地方立法的权限关、程序关、专业关、实效关,助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让法规有效管用能落地,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王衍诗希望各位立法顾问牢记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珍惜信任、严格自律,树立立法顾问良好形象。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航浩,秘书长刁爱林参加聘任仪式。
广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名单
(共24名,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坤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 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邓成明 广州大学副校级领导、教授
朱列玉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
朱最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
伍劲松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留任)
刘文静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齐守明 欢聚集团(YY语音/虎牙直播)法务部总经理
江保国 华南农业大学法律系教授
孙占利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挚萍 中山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所教授
杨伟东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
杨建成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客座教授(留任)
张长龙 广东金融学院法学院教授
张永忠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成勇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云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建华 广东启源律师事务所律师
周 磊 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律师
夏正林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蒋银华 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程雨燕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教授
潘高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
魏 强 市政协副秘书长(留任)
为做好《广州市绿化条例》《广州市依法行政条例》的修订工作,4月19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前往黄埔区萝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立法调研,直接听取基层单位和区人大代表对我市绿化工作及依法行政建设的意见。
调研组与黄埔区人大常委会、相关业务部门、萝岗街道、居委会等单位的代表和部分区人大代表进行了座谈,就条例修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调研组认为,本次调研活动既是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民主立法原则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人大代表进社区制度规定,密切代表联系的具体要求。基层单位和区人大代表指出了我市绿化及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做好条例的修订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下一步,法工委将认真研究调研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扎实做好条例的修订工作。
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
![]() |
廖荣辉 |